天坪山方圆数十公里,主峰海拔1563米,是屏南县境内的第二高峰,高度仅次于第一高峰——岭下乡境内海拔1627米的东峰尖。
“天坪山”是人们从“天平山”的发音转化而来的一种叫法。“平”与“坪”在屏南话的口头语中发音一致。有长者说在天平院未建之前,那里就是一块大坪地,神仙赐名“天坪”,百姓惜之以建寺庙,以至屏南人后来把“露天的空地”都叫做“天坪下”了。
“鸡箝山”是天平山的又一个名字。
“鸡箝”,是以前农村用来圈养小鸡的一种竹篾交叉编织而成的器具,有的地方叫“鸡罩”。“鸡箝”一般为圆筒形状,上小下大,无底也无顶,把小鸡罩在鸡箝里,放上一钵米糠拌饭和一碗清水,主人就可安心下地劳作,不必担心小鸡丢失。鸡箝是过去农家养鸡少不了的器具。
传说天平山与建瓯的辰山争夺“四大天柱”之名,从东海龙王处借来法宝,日长三尺、夜高三丈,其高度一度超过了辰山。辰山吓得连忙报告天庭玉帝,说天平山这样的长高势头一定会顶到天庭、撑破瑶池。玉帝派神仙下凡,神仙将一户人家的鸡箝提起,盖在天平山的顶峰上,破了龙王的法宝,天平山便停止了长高。此后,“鸡箝山”便成了这座大山的名字。
屏南大山大都高耸险峻,并且大多有着神奇的山名。坐落在屏南县城西北隅的天平山在屏南有四个山名,每个名字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或者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天平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登高郊游的好去处,从山脚到山顶,随处可见先人们留下的建筑、石刻、禅寺等遗迹。山脚下长汾村村西有建于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的宝庆禅寺,人称长汾院,长年香火旺盛。山间有始建于宋朝乾德二年(964年)的宝林禅寺,俗称天平院。天平院上方不远处有一天平龙井,龙井周边的石壁上留有“太平洞宫”、“奎峰洞天”、“高山仰止”等摩崖石刻。龙井上方是天平岩,这里巨石林立、形态各异,有形象逼真的海豹参禅、栩栩如生的灵龟爬壁、惟妙惟肖的神牛饮水、生动传神的八戒看榜等。再向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从松杉逐渐过渡为灌木,丛红杜鹃是天平山高海拔的代表性植物。每年春夏时节,连绵群峰盛开无数色彩各异的杜鹃花,繁花似锦、灿若朝霞,堪称杜鹃花海,是踏青赏花的佳绝去处。
天平山的顶峰建有香坛及石屋,供游人们上香及休憩之用。据说在晴朗时日登顶可眺望烟波浩渺的古田水库。
可见天平山之名源于山间的天平岩,漈头清朝拔贡张永芳的《漱漪斋诗集》,内有诗文《登天平山绝顶》:天平高万仞,飘渺碧霄齐。
磴压云间寺,泉抛岩际溪。
盘空人影细,入耳鸟声低。
兴会真非浅,回看峰日西。
诗中看出天平山的高峻伟岸,也得知古人就喜欢攀登天平山,更重要的是从古代就是以“天平山”来称呼和记录着这座屏南名山。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九郎山前峰吴家大岭海拔282米,主峰洪武寨(又名枫树寨)328米,是长株潭三市结合部方圆千余平方公里内最高的山头,分别比昭山高出142.5米、96.5米,枫树寨比岳麓山还高出31米。登上山来,春则云蒸霞蔚、晨雾缭绕,冬则冰晶如玉、一片银白,登高眺远,市区风光尽收眼底。
2025-09-2953阅读梁王山古称装山。据东汉志云:装山出铜,即指梁王山出铜,但后汉郡国志说俞元怀山出铜,非装山也。说明装山不产铜,至今也未发现有铜,以此考证说明,梁王山古称装山而非怀山。当地还相传昔有虎自碧鸡关渡滇池窜到梁王山为民害,土人造栅取之,蛮语称虎为罗,栅呼之为藏,虎栅为罗藏,故又称为罗藏山。
2025-09-12207阅读道人山的由来与明代历史相关,还有诸多神秘的道教文化传说和遗迹著称于世。这里道教文化的传人,是与早在西汉时道人山顶是通往口唐县(今漕涧)的道路有关系的。
2025-09-0819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