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山旅游风景区系大巴山余脉,其主峰神龙山位于广安新城南侧,相对高度81米,距城心15千米,为城区最高点,距市中心仅1.5公里。因其山势突兀险要,蜿蜒欲飞呈腾龙之状而得名,曾为古巴国要塞。又因形若猊形,故称其为“猊峰寨”或“蛇龙山”。
巴国,兴于夏商,盛于西周,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属地以长江三峡、嘉陵江、乌江流域为中心,覆盖川、渝、鄂、陕交界和接壤的大片地区。后来为强楚所迫,成为其附庸国,活动中心也逐渐移至川东。古巴国人,擅长弓弩搏击,以骁勇善战著称,在讨伐商纣王的战争中被当作先锋。
广安地处川东,北倚巴山,西拒蜀汉,是当时进入巴国的重要门户之一。
猊峰城据险而建,控南北之要隘,扼东西之咽喉,易守难攻,成为当时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末期,巴国为强秦所灭,从此沦为州郡,猊峰城原有的军事作用,也因此淡化。及至后来,猊峰城渐渐成为巴人首领,占山为王,聚族而居,地方割据的依托。战时,狼烟互接,烽火相望;平昔,巴人各安耕织于茅屋,一旦生变,族人则进入其中,聚粮而守,以度劫难。
北宋末年,高僧了空法师在猊峰城始建龙泽寺,香火盛极一方。后因世事变故,佛都消歇。今有嘉州人易文清,慨叹神龙山雄韵犹存,灵气飘逸,于是厚筹资金,广聚人力,发宏愿重建龙泽寺,又得惟觉、永寿、素全等大和尚鼎力相助,历时数载,终于重现古之胜景。
神龙山已成为川东旅游新亮点。整个神龙山风景区由五个分区构成,占地面积730亩。商业文化区位于神龙山北坡,占地面积168亩,游览步道以青石铺就,建筑物以古川东民居吊脚楼为主,质朴大方。生态农业观光区将自然景色和经济植物通过整合,占地面积360亩。盘龙寺巴文化区对古盘龙八景东山栖蝉、南峰凤舞、回龙环抱、楼山钟秀、圭台积翠、灵岩集佛、万洞潜龙、云池晚烟进行了创造性的恢复,重建了观音殿、大雄殿、玉佛殿、藏经楼、万佛塔等建筑,占地面积40亩。庭院式别墅区建筑古朴风雅,取景自然,人景结合,占地50亩。碧潭休闲娱乐区广植奇花异草,传统建筑与人工景色溶为一体,相得益彰,占地30亩。
如今神龙山绿树掩映,田舍俨然,城堡质朴,庙宇庄严。虽碉楼林立,旌旗猎猎,但鸡犬相闻,民风淳朴,一派祥和。佛寺与城堡浑然一体,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登临处,看花开花落,听鸟鸣林语,念天地之悠悠,叹盛世之融融。演绎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再现古代巴国的沿革风俗,尽展复古建筑的精妙恢弘。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长宁河作为长江三级支流,发源于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经珙县、长宁县多个乡镇,最终在江安县汇入长江。中山所在的长宁县境内河段流程为66.6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2%。
2025-11-1525阅读
该山最早见于史料记载为元代初期(约1260年),蒙古巴都部在此垒建敖包开展祭祀。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汉族工匠增修真武神祠,形成汉蒙融合的宗教建筑群。民间传说因真武大帝显灵降雨,故更名为乌云山。
2025-11-1521阅读
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著称,山上奇石嶙峋,危耸峭峻,似封建时代大臣朝见皇帝用的附笏一样,人称“万笏朝天”山腰有钵盂泉,又名白云泉,泉水醇厚甘冽,相传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山东南麓之古枫林,为明代万历年间宋代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带回,植于这祖茔之地。
2025-11-143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