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剑门山称为大剑山。大剑山“剑门”,因其山势巍峨,道路险峻,素以“天下雄关”著称。剑门山,分大剑山和小剑山。两山紧密相连,东临嘉陵江,西接五指山(江油市境内),绵亘一百多里,北面全是千仞峭壁,如刀削斧劈;南面山峰林立。
剑门山是四川名山,历史上著名险关,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剑阁县境,山脉作北东—南西向延伸,长70公里,最高峰1178米。
剑门山全山可分为大剑山和小剑山两部分,前者又称梁山,后者在大剑山西南,故有“一山两断状若门,秦蜀相通道由此”之说。山体主要由白垩系坚硬砾岩构成,经褶皱上升后形成单面山,北陡南缓,经后期侵蚀风化,山峰突兀而起,峰峰如箭,其中以剑门七十二峰最著名。
小剑门在剑阁城北30公里处,峭壁中断,两崖相对如门,宽仅20米,犹如刀劈斧砍,故名剑门,又因山势巍峨,道路险峻,故有“剑门天下雄”之称,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川陕公路要隘。
剑门山,位于川陕公路两侧,古柏高大挺秀,绵亘不断,称“剑阁古柏”或“张飞柏”,已有400多年历史。剑阁境内古柏达8100多株,大者数人合抱,为剑门山另一胜景。山区所产剑阁手杖,风格独特,远销国外。旁有“天下雄关”、“第一关”等碑刻。名胜有梁山寺、舍身崖、仙女桥、金牛峡、雷峰峡、后门关等处。
剑门山是四川名山,历史上著名险关,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剑阁县境,山脉作北东—南西向延伸,长70公里,最高峰1178米。
剑门山全山可分为大剑山和小剑山两部分,前者又称梁山,后者在大剑山西南,故有“一山两断状若门,秦蜀相通道由此”之说。山体主要由白垩系坚硬砾岩构成,经褶皱上升后形成单面山,北陡南缓,经后期侵蚀风化,山峰突兀而起,峰峰如箭,其中以剑门七十二峰最著名。
小剑门在剑阁城北30公里处,峭壁中断,两崖相对如门,宽仅20米,犹如刀劈斧砍,故名剑门,又因山势巍峨,道路险峻,故有“剑门天下雄”之称,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川陕公路要隘。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太阳山又名梁山,曾是著名的佛、道教文化中心。常德三大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太阳山、河洑山、德山),自东汉以来梁山周围寺庙和道观众多,较著名的有白鹿寺、梁王宫、阳山观、兴国寺、灵泉寺、重庆寺等三十多座。
2025-05-0723阅读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城之西,丛山中耸立着独立一峰,叫鸣凤山。如凤之将啸,是袁中道对鸣凤山的形容。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年间的鸣凤山道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几经扩建与修葺,到清咸丰年间,庙宇达到鼎盛时期,与武当山全真派一脉相传,遥相呼应,武当远,鸣凤险"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2025-04-2586阅读大罗山位于现温州市区的东南部,由四景一水网构成,它们分别是:仙岩景区、瑶溪景区、天柱寺景区、茶山景区和三垟湿地。根据温州市总体规划,大罗山将是温州市未来的“绿心”和“绿楔”,温州市区将环大罗山发展。
2025-04-259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