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又称补陀洛迦,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区。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观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普陀山,全称普陀洛迦山,普陀山岛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口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岛呈不规则菱形,南北长约6.7千米,东西宽约2.3千米,最宽处4.3千米,面积11.82平方千米。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86.3米。
普陀山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属典型低山丘陵区,全山可划为山地、海蚀、海积阶地、海积地貌、海蚀地貌四类。普陀山是浙江沿海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岛屿之一,滨海植物区系发达,植物种类繁多,野生畜类生存环境差,种类数量少。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的观音道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山开放有寺院共四十多座,最大的是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和宝陀讲寺。最大的地标是总高33米的南海观音大佛。普陀山四面环海,被誉为“第一人间清静地”。
普陀山行政管辖区,有普陀山、洛迦山、小洛迦山、豁沙山、小山洞五座岛,其中豁沙山、小洛迦山、小山洞属未开发的无人岛屿。有善财礁、新罗礁、虎啸礁三个明礁。
普陀山岛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口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距渔港沈家门6.5千米。岛呈不规则菱形,南北长约6.7千米,东西宽约2.3千米,最宽处4.3千米,面积11.82平方千米(一说陆地面积12.52平方千米)。岛东端青鼓山临大海,北至龙头山,濒黄大洋;东北与葫芦岛相距1.65千米;西尽风洞嘴,隔莲花洋与舟山岛相距3.3千米;最南端观音跳山,隔普沈水道与朱家尖岛距2.5千米,周遭屈曲,岸线周长约22.5千米。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金峨山、大梅山、横溪水库(横溪湖)及金峨盆地是景区地形的基本组成部分。区内青山环绕,群峰峥嵘,多沟谷盆地,怪石奇岩,最高峰金峨山海拔633米,属天台山脉。发源于景区东端道成岙的横溪贯穿全境,区内长12.5公里,核心景观之一横溪水库容量为3975立方米,水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2025-10-141阅读虞山山体由西北向东南展布,峰峦连绵起伏,海拔263米,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7公里,山脚一圈约20公里。虞山位于常熟古城区的西北部,半入古城,古名乌目山、海隅山、海巫山。因状如卧牛,又称卧牛山,为什么又叫虞山,就和让国先贤仲雍有关,仲雍又叫虞仲是三千多年前商末古公亶父的儿子。
2025-10-1318阅读大阳山在北魏时称“白鹿山”,蒙古语称“布祜图山”,意为有鹿之山。汉代称“白狼山”,清初时叫“大羊石山”,后来简称“大羊山”,后改字称大阳山。其名源于巅顶西侧有一白色巨石,远视似鹿、似狼亦似羊。
2025-10-13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