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脉在地质构造上也是一个复背斜,其成因同样主要与中元古代以来发生的各次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褶皱隆起、断块上升、断陷下降,以及地壳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发生多次间歇性大幅度抬升有关。
武陵山脉,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和贵州省的东北部,走向为北北东,斜贯近500千米,宽43—140千米,整个山体呈向北西凸出的弧形弯曲。武陵山脉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个省市的71个县(区)。主峰为梵净山,海拔2572米。
武陵山脉在地质构造上也是一个复背斜,其成因同样主要与中元古代以来发生的各次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褶皱隆起、断块上升、断陷下降,以及地壳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发生多次间歇性大幅度抬升有关。武陵山脉山体较高,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30余座。山体大致是北西侧高耸,向南东逐渐降低。
武陵山脉北支由来凤、龙山入湖南北境的有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真龙山、白云山;南支介于澧水与沅水之间,有石柱山、天平山、羊峰山、天门山、软山以及慈利县南的大龙山、天台山。逶迤伸展于湘西北及湘渝﹑湘鄂、湘黔边境,止于洞庭湖西缘。
武陵山脉山体较高,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30余座。山体大致是北西侧高耸,向南东逐渐降低。
在湘西北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山体高耸,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东南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并有雪峰山为屏障。
武陵山区河流纵横,交织如网,自古有着舟楫之利。武陵山脉孕育了沅江、澧水、清江、西水、乌江等长江支流。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主峰北坡发育长达300米的丹霞地貌带,裸露岩壁呈现赭红色调。气象景观以"雾锁半山"著称,年均云雾日达160天。日出观测点位于东经118°19',北纬40°18',可同时观赏云海与长城遗迹。冬季形成冰瀑景观,最大垂直落差达80米。
2025-10-2456阅读
来到小山,首先听到一个神话传说。说是很早很早以前,这渤海沿岸一带常闹海啸,淹没了庄稼,灌死了牛羊,不知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为解脱这一方人们的危难,天上就派天神下凡,向泰山借山填东海。天神到泰山借了两座山,担起来就向东海而去,当离东海还有二三十公里路时,他感到很累,就换了一下肩。
2025-10-2456阅读
位于宝石山东面的保俶塔巍然挺秀,好似窈窕的"美人"伫立山巅,其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现为砖木是实心式样,以其漂亮的外形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2025-10-24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