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峰来源于藏语,藏语中“冈”意为雪、雪山,冈仁波齐的藏语意为“宝贝雪山”。藏族人常用来尊称一些地位极高的高僧大德、上师大活佛等。所以这两个词合起来的称法,既表现了藏族人对冈仁波齐雪山的敬仰,又表现出了某种心理上的亲近,形容这座雪山就像身边的上师活佛一样。
冈仁波齐(藏语:གངས་རིན་པོ་ཆེ་),被意为“雪山宝贝”。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中心位置在东经81.3°,北纬31°附近,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雪峰四壁对称,形如金字塔[38]。与拉萨的直线距离高达1000公里,与札达、噶尔、革吉三县接壤,与印度、尼泊尔毗邻。
冈仁波齐峰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地貌,其峰顶覆盖着永久积雪和冰川,四壁光滑,整体呈规则的四棱锥体,峰顶南面有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的岩层组成了佛教中的“卍”字纹图案。阿里地区的四大河-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从冈仁波齐四方流下。冈仁波齐所在的普兰县属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年均温3℃,极端最高温26.5℃,极端最低温为-27.5℃,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8毫米,40%集中在8月份。
冈仁波齐所在的普兰县境内有众多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植物有高山柳、锦鸡儿等;野生动物有野黄羊、野牦牛等20余种。不仅如此,普兰县矿藏资源分布较广。探明的煤炭、铜、稀有金属矿储量大。西部门士有煤矿开采。其境内的石灰岩、硅岩、铅、锌、锰亦有开发价值。
冈仁波齐被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藏传佛教、耆那教、印度教一致认定为世界中心,是众神聚会的香巴拉,素有“阿里之巅”的誉称,也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的转山分为内转和外转两条转山线路,它是徒步者心中的经典线路。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中心位置在东经81.3°,北纬31°附近,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山顶海拔高度6656米,山脚海拔4500米左右,高差2100米。峰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四壁十分对称,形似金字塔。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据《遂溪县志》载:“螺岗岭,县西七十里,高二十仞,周围二里,盘旋若螺形,故名。”此岭乃火山爆发形成,土壤以玄武岩发育成的赤土为主,适宜植物生长,林木参天,风光秀丽。
2025-11-1918阅读
双峰嶂上,漫山怪石,参差错落,形神各肖,而最著名的便是坐落在双峰嶂东面半山腰的“照镜厂”。此巨石高近20米,南面平整,日照反光,如一面巨大的梳妆镜,稳置于是妆台般的另一巨石上。有趣的是在石镜的右侧面,竟有一把残存两面三刀齿的石梳,鬼斧神,天工造化,传说为仙女下凡照镜梳妆所遗。
2025-11-1919阅读
长宁河作为长江三级支流,发源于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经珙县、长宁县多个乡镇,最终在江安县汇入长江。中山所在的长宁县境内河段流程为66.6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2%。
2025-11-15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