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有两块巨石,看起来像两扇蚶贝,山也就是因为这个而的名。这座山的形状奇特,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峰峦隐约,犹为壮观,在这个景区也是很多的,比如天云洞、恒山草堂、鲎尾寨半山坡遗址、滴水岩、林氏英田宗祠与文昌书社等等多个景点可以让大家浏览,这是一处有很多景点的景区。
大蚶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境内,海拔389米,绵亘5公里。
相传蚶山远古时代原为海底一巨礁,后因地壳变迁,升出海面,历千年浪淘潮蚀,岩阵群立,怪石杂陈,石像遍布,主峰天云巅上两巨石,宛如两扇蚶贝,山因而得名。该山以峰奇、石怪、洞幽、径曲著称,更以道、释、儒相容共祀而见奇。每当春夏,山花烂漫,异草丛生,虬松遍野,苍翠欲滴;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峰峦隐约,蓊蓊郁郁,蔚为壮观。
主峰天云巅上两巨石,宛如两扇蚶贝,山因而得名。该山以峰奇、石怪、洞幽、径曲著称,更以道、释、儒相容共祀而见奇。每当春夏,山花烂漫,异草丛生,虬松遍野,苍翠欲滴;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峰峦隐约,蓊蓊郁郁,蔚为壮观。此景致曾被清朝名士李光荣标为“蚶山春树”,列为莆田沿海十景之一。大蚶山人文景观丰富,山上有殷周时期的出土文物,有宋代建筑造型的覆盆式柱础,有保护尚好的唐墓,以及罗隐洞、罗隐庙等古迹,说明大蚶山在远古时代就有先民于此生息,在唐宋时期就有一定规模的建筑和活动。
大蚶山矗立在莆田东南滨海,位于鹅头、石城、平海三个半岛的平原上,海拔近400米。《县志》“蚶山霞境”中载,“大蚶山主峰天云颠上有两块巨石,宛如两扇蚶贝,在烟波浩瀚的东海上,也依稀可见其芳姿。兴化湾的船只进出港口,往往以它为方位来定向。这里峰奇、石怪、洞幽、径曲,满山青葱翠绿,松涛起伏,风景清幽。”山上的寺庙庵堂等古迹颇多,天云洞是蚶山系列景观的主要部分。前人所谓“兴化四季最为宜人景色的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中的“夏天云”,就是指天云洞,是夏季避暑的好处所。
千百年来大蚶山的自然景观,造就了许多人文景观,如摩崖石刻“致雨龙池”,相传是南宋丞相陆秀夫跟随少帝南逃到莆田大蚶山时所留下的墨宝。横山上的“大石牛”,有明户部郎中曾光鲁的题诗。恒山草堂是清初莆田名儒陈恒山携带妻子隐居之处,以示不愿出仕。花溪有唐十八进士林的墓。
大蚶山的迷人景色闻名于国内,为文人雅士所向往。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城之西,丛山中耸立着独立一峰,叫鸣凤山。如凤之将啸,是袁中道对鸣凤山的形容。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年间的鸣凤山道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几经扩建与修葺,到清咸丰年间,庙宇达到鼎盛时期,与武当山全真派一脉相传,遥相呼应,武当远,鸣凤险"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2025-04-250阅读大罗山位于现温州市区的东南部,由四景一水网构成,它们分别是:仙岩景区、瑶溪景区、天柱寺景区、茶山景区和三垟湿地。根据温州市总体规划,大罗山将是温州市未来的“绿心”和“绿楔”,温州市区将环大罗山发展。
2025-04-259阅读在山上有两块巨石,看起来像两扇蚶贝,山也就是因为这个而的名。这座山的形状奇特,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峰峦隐约,犹为壮观,在这个景区也是很多的,比如天云洞、恒山草堂、鲎尾寨半山坡遗址、滴水岩、林氏英田宗祠与文昌书社等等多个景点可以让大家浏览,这是一处有很多景点的景区。
2025-04-24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