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传,大禹治水曾到过这里,旁边有蝌蚪形柱,名为神碑。无人认识上面的蝌蚪文字。传说,有人在龙门峰前,看见有几条红黄色的鱼,在乘槎河上跳跃。就用石头打。不料,“霎时狂风大作,白雨暴落,连声霹雳,而鱼亦逝。”
龙门峰是长白十六峰之一,海拔2595.7米,位于长白山天池北偏西方向,乘槎河两岸,与天豁峰共同构成天池水出口的天然屏障。该峰属长白山脉,因山体形似门状而得名。
峰体由粗面岩构成,东北侧分布蝌蚪形柱状岩体,俗称“神碑”。研究显示该区域岩体裂隙发育,属脆性岩石,易发生崩塌。通过Q系统分类法结合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其岩体质量进行了分级评价。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大黑山之名始称于明代,明弘治三年(1490年)重修胜水寺的碑志撰称大黑山,但到了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修观音阁碑志时则书大赫山,清顾祖禹著《方舆全图》称之为大黑尚山,日俄战争后开始称大和尚山、老虎山到了1980年,大连市政府搞了一次地名规范化活动,统一规范命名为大黑山。
2025-08-117阅读所传,大禹治水曾到过这里,旁边有蝌蚪形柱,名为神碑。无人认识上面的蝌蚪文字。传说,有人在龙门峰前,看见有几条红黄色的鱼,在乘槎河上跳跃。就用石头打。不料,“霎时狂风大作,白雨暴落,连声霹雳,而鱼亦逝。”
2025-08-1117阅读山峰海拔1188米,山势突兀,峰峦挺拔,沟壑纵横,山环水绕。该山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面望之,形若覆斗;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当地人称之为“笔架山”。
2025-08-073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