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虽不高,风光却很秀丽,古人有诗描写道:休说三江与五湖,平生心眼此中舒。人人总道浑如画,只恐丹青画不如。山的北侧五百米左右便是古章安镇,南面隔江即古海门卫,现已改称椒江。据说在波光涛影中远远观山,就像一只金色的巨鳌,以形取名,便称金鳌山了。
金鳌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濒临椒江北岸,海拔约20米,因山形似金色巨鳌得名。其东眺东海,南隔椒江与海门卫相望,原为江中岛屿,因牡蛎滩淤积逐渐与陆地相连。
该山由古海湾岛屿经汉晋至元代地质演变形成陆连丘陵,现存江海交汇景观,登顶可览椒江帆影与东海潮涌。宋代《嘉定赤城志》载其得名源于巨鳌传说,山顶祥符塔院遗址可追溯至宋代。
历史上为南宋重要人文地标:1130年宋高宗赵构南逃驻跸祥符寺17日并题诗,现存行在遗址碑刻;文天祥、李清照在此留下诗作,淳熙年间理学家石dūn创建台州首个乡间书院观澜书院。
1980年代列为椒江区文物保护点,现纳入章安古郡文化旅游组团,与九子山、佛教遗址联动开发。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梁王山古称装山。据东汉志云:装山出铜,即指梁王山出铜,但后汉郡国志说俞元怀山出铜,非装山也。说明装山不产铜,至今也未发现有铜,以此考证说明,梁王山古称装山而非怀山。当地还相传昔有虎自碧鸡关渡滇池窜到梁王山为民害,土人造栅取之,蛮语称虎为罗,栅呼之为藏,虎栅为罗藏,故又称为罗藏山。
2025-09-12160阅读道人山的由来与明代历史相关,还有诸多神秘的道教文化传说和遗迹著称于世。这里道教文化的传人,是与早在西汉时道人山顶是通往口唐县(今漕涧)的道路有关系的。
2025-09-08156阅读会龙山,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市区西部会龙路,资水南岸。东依螺丝顶,西靠凤形山,四周峰峦簇拥,似群龙聚会江边,故名会龙山,现辟为会龙公园。会龙山,它蜿蜒临水,远望如龙骧首,因而得名。
2025-09-0318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