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奇村这一代曾是一片叫做“秀容湖”的大湖,而湖的中心有海眼通着大海,后来文殊菩萨口诵《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移来一座大山镇住海眼,使湖水退去,这才有了奇村的万顷良田。
陀罗山以佛教经典命名,位于忻州城西北22.5公里处,是忻州市西部山区的山峰,海拔1503.2米。
山顶平台南北走向,东侧通过断层与盆地相连。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松柏和花草繁茂。山上拥有众多自然和文化景观,包括滴水崖、青龙池、清凉石以及供奉释迦牟尼像的文殊庙宇。
文殊庙为砖石结构,攒尖塔式,底部重檐三滴水,内部层递迭起,直通蓝天。飞来亭为六角塔式攒尖顶,依山而建,供游人登临。
陀罗山与佛教紧密相关,传说是文殊菩萨移来的山峰,用以镇住海眼,使湖水退去,形成良田。
陀罗山以“孤松独石”闻名,即一株古松树生长在山顶的清凉石上。此外,还有舍身崖、鬼门关和奈何桥等与孝道相关的景点。
历史上,陀罗山是避暑胜地,吸引了文学家元好问、傅山等人留下足迹和诗篇。地理学上,陀罗山属于上太古界变质岩系,是忻州最古老的岩质,其地质构造独特,被誉为“地质公园”。
山上有终年细流叮咚的滴水崖,有波光粼粼的青龙池,有光滑平整的清凉石,有文殊菩萨留下足迹的文殊庙宇,其中主祀着佛主释迦牟尼像。
寺作攒尖塔式状,底部重檐三滴水,全部为砖石结构,由内部观察层递迭起,碹包而上直通蓝天一。翼张的檐角、龇牙的兽嘴,似腾空飘逸,云中咆哮,整个轮廓端庄肃穆,型制奇特壮观。
飞来亭依山尖而建,粗立柱圆围而外露,为六角塔式攒尖顶,砖砌走道盘曲而上,以供游人登临。檐下主体青砖装点,不留门窗光面其外,它与文殊寺成双配偶,如两只苍龙角插入峰巅。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据《遂溪县志》载:“螺岗岭,县西七十里,高二十仞,周围二里,盘旋若螺形,故名。”此岭乃火山爆发形成,土壤以玄武岩发育成的赤土为主,适宜植物生长,林木参天,风光秀丽。
2025-11-1921阅读
双峰嶂上,漫山怪石,参差错落,形神各肖,而最著名的便是坐落在双峰嶂东面半山腰的“照镜厂”。此巨石高近20米,南面平整,日照反光,如一面巨大的梳妆镜,稳置于是妆台般的另一巨石上。有趣的是在石镜的右侧面,竟有一把残存两面三刀齿的石梳,鬼斧神,天工造化,传说为仙女下凡照镜梳妆所遗。
2025-11-1923阅读
长宁河作为长江三级支流,发源于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经珙县、长宁县多个乡镇,最终在江安县汇入长江。中山所在的长宁县境内河段流程为66.6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2%。
2025-11-15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