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现代地理常称“大黄山”。“焉支”源出匈奴语,有多种语意,这里意为“天后”。相对于匈奴以祁连山为“天”山,焉支山为”天后“山。一般认为,其别称”胭脂山“、”燕支山“等都是匈奴语的不同音译。
焉支山,中国甘肃名山,又称胭脂山、燕支山、删丹山、大黄山、青松山、瑞兽山,现代地理常标注为大黄山。坐落在河西走廊蜂腰地带的甘凉交界处,位于山丹县、永昌县交界。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属祁连山支脉。
焉支山中水草丰美,自古为天然优良牧场。是主要水源涵养林地。山区林场建有焉支山森林公园。
焉支山地势险要,异峰突起,为古今军事要地。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南麓的大马营滩、大河坝滩,自汉朝以来为历代官马场。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与匈奴战,斩首八千余级,即此山。
焉支山,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和永昌县边界。是走廊南北(祁连山和龙首山)山间的独立山体。位于东经101度10分,至101度40分,北纬38度15分至38度00分。北至老军乡、陈户乡,西北部为花寨子乡,西南至大马营乡,南至山丹军马场,东在永昌县红山窑乡境内。南北宽20公里,东西长34公里(永昌县志谓:东西长约36公里,南北宽约21公里),总面积680平方公里。主峰毛帽山(磨磨山顶、百花岭)高3978米。主峰距山丹县城40公里,离金昌县城56.3公里。一般海拔2919米。
西至山丹河上游马营河,东南至永昌县西大河。是两河的分水岭。东北至水泉子峡、明长城。水草丰美,自古为天然优良牧场。是境内主要水源涵养林地。地势险要,异峰突起;为古今军事要地。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梁王山古称装山。据东汉志云:装山出铜,即指梁王山出铜,但后汉郡国志说俞元怀山出铜,非装山也。说明装山不产铜,至今也未发现有铜,以此考证说明,梁王山古称装山而非怀山。当地还相传昔有虎自碧鸡关渡滇池窜到梁王山为民害,土人造栅取之,蛮语称虎为罗,栅呼之为藏,虎栅为罗藏,故又称为罗藏山。
2025-09-1275阅读道人山的由来与明代历史相关,还有诸多神秘的道教文化传说和遗迹著称于世。这里道教文化的传人,是与早在西汉时道人山顶是通往口唐县(今漕涧)的道路有关系的。
2025-09-08105阅读会龙山,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市区西部会龙路,资水南岸。东依螺丝顶,西靠凤形山,四周峰峦簇拥,似群龙聚会江边,故名会龙山,现辟为会龙公园。会龙山,它蜿蜒临水,远望如龙骧首,因而得名。
2025-09-0312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