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不管远望还是近观,山峰、云雾、湖潭、峭壁与幽谷、鸟鸣和蝶飞等都给人一种灵性的美丽,这里还有许多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频危野生动物。
黎母山,也称黎母岭,原指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山岭(或称广义的黎母山(岭)),山体高大浑圆,最高峰达1411米。现代地理也泛指海南岛的中列山脉,即广义的黎母岭——黎母山山脉(黎母岭山脉)。狭义的黎母山位于黎母山(岭)山脉东北端,是黎母山山脉主峰。黎母岭山脉的最高峰是位于五指山市北部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交界的鹦哥岭(海拔1811米)。
黎母岭山脉比五指山脉长而完整,止于昌化江谷地。山顶呈和缓起伏,在1000—1100米高处是一条和缓宽谷地形,谷底乎缓,土层深厚,水源充足;而在1200米高处有山地和缓面。西北坡地形则呈阶梯状,在600~900米处分布肩状地,延至山脚即为齐顶丘陵。由山顶发源流下的溪涧多形成小瀑布,盆地中曲流蜿蜒,其间有和缓的草地、胶林和稻田;出小盆地后河谷成峡,形成较大瀑布。
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中部琼中县境内,与儋州、白沙交界,它是海南三大江河———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的发源地。公园自然风光奇特,民族风情浓郁,总面积19.3万亩,地处热带常绿季雨林地带,是我国热带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峰海拔1411.7米,山势雄伟陡拔。
黎母山(岭)(此山,《海南省志·自然地理志》称岭,《琼中县志》《通什市志》《白沙县志》皆称山),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高大浑圆,最高峰达1411米。
黎母山山脉以位于五指山市(原通什市)北部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交界的鹦哥岭(海拔1811米)为主体,其余部分向东北延伸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往西南经五指山市(原通什市)毛阳镇、番阳镇延伸至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是海南岛绵延最长的一组山地,长80公里,宽13公里。
五指山市境内分布有白石岭、蛙岭、红买岭、青蛙山、大岭、南串岭、番脚岭、尖坡岭、秦王岭、马或岭、林场西、山节岭、毛龙庙、万盖岭等十几座山峰。基岩大部分为下白垩统砂页岩,其余为海西、印支期及燕山期花岗岩。
从鹦哥岭发脉,自南向北,沿县西边界蜿蜒伸展,经什运乡、红毛镇至黎母山镇与黎母岭坦延相接,沿线有白水岭、红布岭、中树岭、鹦哥嘴、黄家岭、托赤岭、小长山、冲向岭、毛秀岭、割菜岭、二尖岭、头尖岭、三清林岭、鹦哥傲和三曲岭。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北东走向,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2公里。主峰莲花峰,海拔169米。山体由细粒花岗岩构成,山坡陡峻,岩石裸露,经风化侵蚀,大小岩块滚落坡面,形成倒石地貌。
2025-08-2760阅读南朝梁代建有慧聚寺,极具规模,据称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清康熙帝南巡游此,题有“鸢飞鱼跃”一语。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辟为公园,因山形似马鞍,故名“马鞍山公园”;民国25年(1936年)为纪念顾炎武先生,更名“亭林公园”。
2025-08-2775阅读北部山腰治平寺,寺前有直径一丈八尺的越公井,井上有冽泉亭。山上楞伽寺。东南为丁家山,北为宝积山,又北为吴王郊台。东北即三面临水的茶磨屿(茶磨山),相传吴王曾在此射箭比武,故亦称射台。
2025-08-277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