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史志记载,她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
子午岭,位于东经107°30′-109°40′、北纬33°50′-36°50′,北至定边县马鞍山,南到淳化县嵯峨山。南北绵延400多公里(《庆阳地区志》记作413公里(庆阳地区内207公里)),东西宽60至80公里。
子午岭,为陕甘两省的界山,涵盖甘肃的环县、华池、合水、正宁、宁县,以及陕西的定边、吴旗、志丹、富县、黄陵、宜君、印台、耀县、淳化和旬邑等县区,总土地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境内1.1万平方公里,陕西境内1.2万平方公里,海拔1600至1907米。
山体沿北北西-南南东向延伸,构成洛河和泾河的分水岭。北接崂山西段,东北部与白于山、崂山相望,南部与渭北高原相连,其北部从甘肃华池以北北西一南南东方向延展至黄陵境内的蛐蜒岭以南分成近乎东西两支,伸入洛河和径河源地,并构成泾、洛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向南延伸至焦坪附近分为两支。一支伸向东南至宜君、铜川、耀县,为宜君梁;另一支伸向西南,其南端便是子午岭的最高点旬邑石门山(海拔1885米)。
子午岭,唐代以前称“桥山”,现代仍有资料称桥山山脉,即广义的“子午岭”,包括横岭、斜梁、老爷岭、青龙山、子午岭(狭义)等山脉。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旧时的子午岭,即狭义的子午岭,是指现代地理上的斜梁,从合水县五亭子至正宁县刘家店,山势呈南北走向。古人称北为“子”,南为“午”,故称这段山岭为子午岭。后扩大为整个桥山山脉名称。
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主要分布于甘肃庆阳市与陕西省延安市边界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部、铜川市北部地区。东北接白于山地、崂山,南隔关中平原与秦岭相望。北至定边县马鞍山,南到淳化县嵯峨山。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重要的生态公益林。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氏族部落就起源于子午岭(桥山)和北洛河上游,后逐渐发展强大,占据关中和中原。轩辕黄帝冢、黄帝陵分别位于子午岭两侧的甘陕境内。子午岭也是秦汉时代黄土高原上穿越南北的要径,秦代在山脉岭脊筑有直道,南起云阳,北达九原,沿途设有数百座烽隧、墩台和关口,主要关寨自北至南有五亭寨、兴隆关、艾蒿店、雕令关、金锁关等。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城之西,丛山中耸立着独立一峰,叫鸣凤山。如凤之将啸,是袁中道对鸣凤山的形容。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年间的鸣凤山道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几经扩建与修葺,到清咸丰年间,庙宇达到鼎盛时期,与武当山全真派一脉相传,遥相呼应,武当远,鸣凤险"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2025-04-2526阅读大罗山位于现温州市区的东南部,由四景一水网构成,它们分别是:仙岩景区、瑶溪景区、天柱寺景区、茶山景区和三垟湿地。根据温州市总体规划,大罗山将是温州市未来的“绿心”和“绿楔”,温州市区将环大罗山发展。
2025-04-2533阅读在山上有两块巨石,看起来像两扇蚶贝,山也就是因为这个而的名。这座山的形状奇特,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峰峦隐约,犹为壮观,在这个景区也是很多的,比如天云洞、恒山草堂、鲎尾寨半山坡遗址、滴水岩、林氏英田宗祠与文昌书社等等多个景点可以让大家浏览,这是一处有很多景点的景区。
2025-04-24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