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区域构造位置,在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凹陷区北东端。扬子凹陷区自震旦纪(距今约8—6亿年),至志留纪(距今4.4一4亿年)时均为下扬子海。在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距今6一4.4亿年)的海中沉积了近三千余米的碳酸盐岩。距今4亿年后,随地壳运动琅琊山上升为陆地。
琅琊山是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千米,坐标为东经118°07′35″—118°18′21″、北纬32°15′17″—32°21′49″之间。琅琊山总面积约4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5%以上。琅琊山主峰为小峰山,也是其最高峰,海拔为321米。
琅琊山的形成,属于地壳升降运动并经过几亿年漫长的地质时代演变的结果。琅琊山所在的扬子凹陷区自震旦纪至志留纪时均为下扬子海,后随地壳运动琅琊山上升为陆地。中生代三叠纪期间复受地壳运动影响,形成褶皱及断裂构造,造就了琅琊山的基本轮廓。
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的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琅琊山拥有两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滁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琅琊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有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琅琊山景区,分布有醉翁亭、南天门、同乐园、野芳园、琅琊寺、深秀湖等核心景点。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千米,现滁州市的西南郊。
地处东经118°07′35″—118°18′21″、北纬32°15′17″—32°21′49″之间;紧靠滁州市区,距合肥150千米,距南京59千米。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主峰北坡发育长达300米的丹霞地貌带,裸露岩壁呈现赭红色调。气象景观以"雾锁半山"著称,年均云雾日达160天。日出观测点位于东经118°19',北纬40°18',可同时观赏云海与长城遗迹。冬季形成冰瀑景观,最大垂直落差达80米。
2025-10-24136阅读
来到小山,首先听到一个神话传说。说是很早很早以前,这渤海沿岸一带常闹海啸,淹没了庄稼,灌死了牛羊,不知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为解脱这一方人们的危难,天上就派天神下凡,向泰山借山填东海。天神到泰山借了两座山,担起来就向东海而去,当离东海还有二三十公里路时,他感到很累,就换了一下肩。
2025-10-24144阅读
位于宝石山东面的保俶塔巍然挺秀,好似窈窕的"美人"伫立山巅,其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现为砖木是实心式样,以其漂亮的外形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2025-10-241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