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位于十堰市柏林镇堵河东岸的白马山因山形似马(山巅如昂首骏马头,中部平坦宽阔似马鞍,山的西部形如马尾),山巅常白云燎绕,故名。
一说真武大帝曾骑着白马巡游至此得名(如今白马山还有拴马石、跑马道、回马洞、卧马崖等以马为名的多处景点与之相关。)。属武当山,为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一。面积12平方千米。一般海拔700米,主峰海拔1057米。森林覆盖率70%。山的中部有明垒石造“金鞍”遗址一座,名曰白马寺,香火极为旺盛。为白马山主要景观。山顶有龙泉三眼,泉水清澈甘甜,终年不竭。
相传,真武大帝当年为修道成仙,骑着白马巡游至此,见后山山势雄伟、秀丽壮观,前临黄龙堵河,遂在此修炼成圣。后又点化5位擅长占卜、武术、医药、音乐、茶道的举子在此得道成仙,为当地百姓造福。白马山、聚仙谷便由此得名。
去白马山有水陆两路。陆路由十堰柏林镇陈庄路口进入财神沟公路,途经龙虎湾山庄、浴马瀑布,到张家坡停车场。然后沿途经过财神庙、乱石窑、白马寺、黑龙泉、登天梯等景点,再往上便到达“金鞍寨”东门。金鞍寨是白马山主要景观。寨内有五仙庙、马鞍石、马鞍洞、祖师殿、天井、抚琴台、神龟石、花岩等景点。
如今,留存在白马山的人文景观比比皆是,共有祖师殿、财神庙、五仙庙、金鞍台、太极洞、玄天洞、龙头香等历史文化遗址36处。1996年,景区被列为省市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张湾区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了白马山旅游区旅游公路、停车场、生态游步道、旅游标示系统、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上旅游船只近百艘,聚仙谷旅游区、白马山民俗文化村已对外开放。2008年,共接待游客16.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1903余万元。
投资5.2亿元的白马山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已启动。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以“真武成仙地、武当功夫城”为主题,建设“武当武术国际培训中心、中华财神文化园、武当白马真武文化园、武当养生园、聚仙谷生态旅游区、白马山民俗文化村”六大项目功能区,力争将白马山旅游区打造成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的国际武当武术修炼基地,国内知名的武当道教养生基地和休闲旅游胜地。
白马山自然资源丰富,有名贵中草药200余种,珍稀保护动植物160余种。同时拥有“前山面凤、后山背龙、腹抱财神、太极玄洞、金官石瀑”等五大奇观,十分适宜生态观光、文化休闲、运动养生、会议商务活动,未来旅游开发前景不可限量。位于景区腹地的白马村,全村184户648人,耕地面积192亩,山地面积19万余亩。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该村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其茶叶已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机茶认证,吸引四方游客来此观光品茶。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九郎山前峰吴家大岭海拔282米,主峰洪武寨(又名枫树寨)328米,是长株潭三市结合部方圆千余平方公里内最高的山头,分别比昭山高出142.5米、96.5米,枫树寨比岳麓山还高出31米。登上山来,春则云蒸霞蔚、晨雾缭绕,冬则冰晶如玉、一片银白,登高眺远,市区风光尽收眼底。
2025-09-2953阅读梁王山古称装山。据东汉志云:装山出铜,即指梁王山出铜,但后汉郡国志说俞元怀山出铜,非装山也。说明装山不产铜,至今也未发现有铜,以此考证说明,梁王山古称装山而非怀山。当地还相传昔有虎自碧鸡关渡滇池窜到梁王山为民害,土人造栅取之,蛮语称虎为罗,栅呼之为藏,虎栅为罗藏,故又称为罗藏山。
2025-09-12207阅读道人山的由来与明代历史相关,还有诸多神秘的道教文化传说和遗迹著称于世。这里道教文化的传人,是与早在西汉时道人山顶是通往口唐县(今漕涧)的道路有关系的。
2025-09-0819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