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山

石门山

Shi Men Shan

石门县县城西3里杨岭岗与新街口两岸石壁对峙如门,雄姿勃勃,壁临澧水,水碧如兰,倒映山城如画,石门峭壁为石门旧传八景之一。石壁西面滩头,滩流湍急,水溅浪花如雪,人称洄洑滩,洄湍卷雪亦为石门旧八景之一。

2024-06-03 13:46:21 浏览80

基本归属

中文名
石门山
英文名
Shimonsan
气候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石门八景
地理位置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

石门山的相关介绍

石门县志楚江镇及邻近区域,有旧传“八景”:层山古柏:县城北三里,隋树也。清末已不复见。相传范仲淹读书安乡,游澧至石门,陟白云层山,徘徊隋时古柏之前,时有吟咏,今尚无传。山侧有石,屹立如人形,号层山神。

石门峭壁:一在县城东2里,一在县城西3里,一在县城西15里。两岸壁立如门,下临澧水,县之得名以此。

云寺晓钟:在县城北白云层山,有真武祠,又说为白云观,建于明朝万历21年,观居层山绝顶,俗称“金顶”,称“四天门”,有上、中、下三殿,四面悬岩峭壁,景秀壮观,气象万千,不可逼视。山坡间修一、二、三“天门”。“三天门”为白云观第二座庙宇,座落在山坡上。白云观的第三座庙称“二天门”,位于层山脚,始建于清光绪年间,香火鼎盛,热闹非凡。再往外走,至今铁路桥附近过去建有白云观进山牌楼,称“一天门”。金顶庙里有“飞来钟”,每天将晓而寺钟自鸣,钟声远彻。明朝石门知县冯汝器曾有白云观中勒石观壁,题曰“小太和”。清朝诗僧郑桓曾在这里纵酒放歌,留下了《云寺晓钟》诗:“高山古寺晓云横,钟在峰巅韵更清。临曙不醒尘世梦,鲸鱼故击两三声。”

方顶留茵:在县城西方顶山。许旌阳炼丹处,其铺毡之地,草赤如茵。

将军野渡:在新关,即县城西北18华里处。相传东汉时澧阳武陵蛮起义,伏波将军马援领兵征剿渡此,后身死未归,故名渡以纪之。旁有伏波将军庙,今已废。

麒麟绣水:在县城东麒麟桥。桥下水若起赤纹,主邑中有人登科。今桥水皆无,此景已废。

清濑流觞:在白云层山顶有一黑岩泉,泉水循山峭涧,南流自东方桥注入澧水,与郦道元注说相合。层山下有卓锡泉,可能是因为唐僧卓锡而得名。元时石门县令宣差越烈游宴于此,建亭名“石濑流觞”。

洄湍卷雪:县西三里洄伏滩,激湍如雪。

此“八景”即使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设石门县始,至今也有了1400多年的沧桑巨变。现在只有“石门峭壁”可见,其余皆已面目全非,无景可观了。

清同治年间,修编县志,又续著“八景”:星楼晓望:指文星楼,又名楚江楼、八角楼。俯瞰江流,高插云表。登临远望,有平吞云梦之势。1943年11月,日寇陷县城,焚毁县市房屋大半,并烧毁百年前的建筑物楚江楼及民教育馆、商会。

塔顶朝暾:二都坪中梯云塔,1850年由曾任天津知县、直隶知州的县人王大猷领头筹建。浮图秀耸,朝日初上,一道红光最先照耀。

飞来古钟:本为对河东十里许存志观钟,铸于宋理景定五年,不知何时飞至清泉寺,即今一完小所在地,卧于露地,阅数百年不锈不苔,灵异殊甚。今清泉寺已废,钟亦不存。

屏风浮岚:白云层山后嶂屏风寨,浮岚掩映,空翠欲滴。屏风寨两山并肩,人站其上可对语,走过去则需半日路程。

长溪月波:在石门县城今澧阳路。长溪出长溪峪,经夹板峪、方顶山北麓入市区,由石门二中大门前至东方桥与白云层山南流溪水汇合后注入澧水。东方桥又名石门桥、天门桥,元县令达鲁花赤、宣差越烈建,教谕张厚写“记”。清康熙年间许湄重修。抗战期间被炸毁一角,民国37年重筑公路始修复之。昔日,带水清浅,沙砾可数。每遇朗月荡漾,金光夺目。在桥上、溪边观玩,赏心悦目,故为“八景”之一。今日长溪,已成市区中心,为石门县城最繁华段,沿溪高楼大厦,蔚为壮观。现溪水已被水泥板覆盖,“朗月荡漾”已不复见。而逢夜晚,满溪虽无波,灯火却辉映,沿流另有情趣,可谓:“长溪月波不复见,多彩灯火满长溪。”

东坡霞信:在县城东二里许红土坡。山不甚高,可供游眺。其年霞彩笼罩,地气上通,必有科名。

黄岩回澜:县城东二里,经闫家坝,巨石盘踞澧水江心,水势回环,春涨暴涌,声如雷轰。因江心巨石妨碍航道,疏通河道时已除,此景已不复见。

枣峰稠荫:枣峰,在十九峰中。旧志载:枣峰有树,十大余围,不知何时所植,绿阴浓布,荫垂一亩。行人憩息,爽气可掬。今古木已不存。

此续著“八景”,也因物换星移,大多失去了观赏价值。

注:

①濑(lài):湍急的水流。

②卓锡:僧人出行,多拿锡杖,因谓僧人的居止为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用具。

③云梦:泽名。古云梦范围很广,是现在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之地的总称。

④暾(tūn):初升的太阳。

⑤阴:阴影,树荫。

相关图片大全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相关文章
名山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