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灵源山的介绍

更新:2024-10-23 09:18:13  来源:yuanshanyes.com  浏览:375

福建省泉州市灵源山的介绍。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灵源山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灵源街道的灵水社区,地处晋江市西南部,北延罗裳山、高州山、象鼻山等。

海拔高度:主峰海拔305米。

山名由来:唐代称“太平山”,因山顶高且平而得名,又因山形如飞鹏称为“大鹏山”,宋时因见山中“时涌灵源”而称“灵源山”,宋仁宗嘉佑元年,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仲隐居并终老于此,故又称“吴明山”。

自然景观:

植被繁茂:植被覆盖率达92%,山间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是天然氧舱,四季景色各异,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绿荫蔽日,秋季枫叶如火,冬季银装素裹。

奇石胜景:有步云关、望江石、公婆石、狮仔石、灵壶天等众多胜迹。其中,“灵壶天”三个楷书大字刻于村西一状如酒壶的巨岩上,下有溪涧潺潺,是明工部尚书、太子太傅吴淳夫于万历四十七年题写。

历史文化:

千年古刹灵源寺:始建于隋初开皇九年,是泉南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经历代僧众保护修葺,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天王殿、钟楼、鼓楼、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等,占地面积达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红砖红瓦燕尾脊,富有闽南仿皇宫民居特色。

名人轶事:历代有不少儒生结庐读书于此。唐代首开八闽科第的欧阳詹曾居此山读书三载;宋进士林知在此读书终老并葬于此,其裔孙林外也曾读书山中紫云室;元代王翰常盘桓灵源山上,自称“友石山人”;明代黄克晦、王慎中、陈让、张瑞图、苏浚等名士都留下咏灵源山的诗篇。

摩崖石刻与楹联匾额:灵源山保存着许多古人留题的摩岩石刻,寺中珍藏着多副楹联,如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撰书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相传是郑成功撰书、清代庄俊元重书的“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夜半渔灯”,以及明代探花张瑞图手书的“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等。

特别声明: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相关文章
名山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