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2-20 09:18:46 来源:远山百科网 浏览:170
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中部偏南,是昆仑山脉的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峡山,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旧称巴颜喀喇山,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青色的山”。
地理特征:
巴颜喀拉山脉长约750千米,宽100—150千米,海拔在5000米左右,主峰年保玉则海拔5369米。山脉地势高耸,群山起伏,雄岭连绵,景象恢宏。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脊绵延起伏于海拔5000—5300米之间,山坡、山麓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形成典型的丘状高原和高平原。
气候特点:
巴颜喀拉山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属于高寒荒漠草原地区。这里人烟稀少,仅有藏族人民在此从事畜牧活动。冬季最低温度可达-35℃,温暖季节短暂,一般只有三个多月时间,盛夏季节最高气温也不过10℃左右。
自然资源:
巴颜喀拉山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黄河发源于山脉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的约古宗列盆地。山间谷地和低缓坡地排水良好,是中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草甸,植物种类丰富,间有大型兽类出没。牧草营养成分高,是各类高原牲畜的理想饲料。此外,山麓中生长着云杉、松柏等名贵药材,山坡上有虫草、贝母、大黄等药材,山脚下有野驴、野牦牛、藏羚羊等珍贵动物。
文化和历史背景:
巴颜喀拉山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昆山”或“昆仑丘”,著名古籍《山海经》中记载:“昆仑山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出其东北隅,实惟河源”。这表明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已认定巴颜喀拉山为黄河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