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3-25 14:39:09 来源:名山百科网 浏览:374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东南方,距离县城仅有三公里。它不仅是中国北方道教信众心中的圣地,更是中原山水文化的璀璨瑰宝。唐太宗因对道家始祖老子在此归隐修炼的缘故,御赐其名为“老君山”。老君山作为道教历史最长的山脉,颇具传奇色彩。
老君山海拔2217米,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巍峨壮观。伏牛山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如巨龙蜿蜒,长约400千米,是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2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然而,老君山的魅力并不只在于其海拔高度,更不在于其被冠以“八百里伏牛山主峰”的壮丽地位。真正令人心驰神往的,是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她。宛如一位历史与自然交织而成的仙子,静谧而神秘。
作为道教名山,老君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早在北魏时期,道士们就开始在山上修建道观,用于祭祀太上老君。传说老子传《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另有记载称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景室山因老子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老子。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一直沿袭。明万历十九年(1591)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道观被修建,使老君山逐渐成为了一个道教圣地。
老君山,除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其自然风光亦堪称一绝。这座山上的森林覆盖率极高,物种丰富多样,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同时,老君山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山上有179个景点,其中包括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16处庙宇。这些庙宇历史悠久,从北魏至今,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损毁,现存的庙宇中,位于山顶的老君庙规模最大,更是有着“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的美誉。这座庙宇矗立于马鬃岭南侧的三千余亩石林景观之上,这片石林景观被称为“北国石林”,蔚为壮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尽管老君山的海拔高度并不足以震撼人心,但若要攀登它却绝非易事。想象一下,你踏上了通往顶峰的征途,前方是险峻的山路,仿佛在挑战你的勇气和毅力。沿途,你穿越了一片片茂密的森林,那些参天大树犹如守护山林的士兵,用他们的身躯为你遮挡住了阳光的炙热。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耗尽大量体力和耐力,但这只会让你更加坚定前行的决心。毕竟,只有经历过艰辛的攀登,才能收获登顶的喜悦和征服的满足感。
总的来说,老君山的海拔高度虽然不是特别高,但这座山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秀美的自然风光,非常值得一游。
老君山坐落于城区以北,景区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700—2500米之间。除天雨洞外,其它硝洞几乎全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从莽之中,或悬崖峭壁之上。此前有一条毛路通达山顶,后来,特别是地震以后,这条路已经被滑坡泥石与杂草掩埋了。
2025-02-25201阅读老君山,位于洛阳市西南方约150公里处,是伏牛山脉的主峰,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著名的“老子”)的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
2024-08-05446阅读老君山地处横断山脉南段,云岭中支,呈半月牙形,由岩浆岩和三迭系砂页岩等构成侵蚀山地,主峰4247.2米,其余山峰连绵盘亘,气势磅礴,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另有20%左右的高山草场、草甸。
2024-03-204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