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5 08:54:56 来源:远山网 浏览:15
贵州省凯里市香炉山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位置境域:香炉山位于凯里市西北15公里处,处于凯里市万潮镇和龙场镇的交界处。
得名由来:因四面石崖绝壁,叠垒三层,顶平腰束,山形酷似民间烧香焚纸祀奉神灵所用的香炉,且常年云雾缥缈如烟,故而得名。
海拔面积:顶峰海拔1233.8米,山脚最低海拔629米,方圆13公里。
地形地貌:山势险峻,四面悬崖绝壁,叠立三层,顶干腰束,下小上大,仅一线小道盘旋而上。众山环列,若剑戟刺天。
自然景观:
云雾奇观:山顶常年云雾缭绕,云雾缥缈如烟,宛如仙境,景致奇特,时而云雾弥漫,将整座山笼罩其中,时而云开雾散,露出山峰的壮丽景色。
生态景观:山上杂花丛树,修篁茂密,植被丰富,有肥田沃土,深井细流。山中还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品种,如茶叶母本植物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
地质景观:有喀斯特景观,满山的巨石、怪石,怪石中长满了成林的百年古树,这些古树生长奇特,自从有树起,年年岁岁不见高、不见大、不见矮,与奇特的山形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
历史遗迹:有古代营盘、寺庙和南天门遗址,还有反映起义故事和民间传说的遗迹。通往顶层路径循级而上约30米处,有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镌刻的“胜境”石碑和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徐作霖所立的“黔阳第一山”石碑。
历史故事:明清两代,苗族人民多次起义均以此为根据地,如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阿榜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56-1872年)以张秀眉领导的苗壕起义军等,都曾先后聚兵香炉山。
民族文化:香炉山是苗族人民的圣山,苗语称“波别纠”(Bob Bil Jel),意为砥柱山。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周围二三十里的苗族人民云集于此,举行传统的“爬山节”活动,也叫“爬坡节”。节日期间,老年人多往山顶观光及祈神,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芦笙伴奏,翩翩起舞,或席地相向,吟咏传说故事,歌唱友谊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