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18 17:24:27 来源:远山百科网 浏览:199
太姥(mǔ)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相传尧时老母种蓝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
太姥山为交溪与福鼎、霞浦两县所有独流入海的溪流的分水岭。该山脉山体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花岗岩构成。山体蕴藏的矿产主要有铅、锌、银、镉、明矾石、石英岩、高岭土、玄武岩等。太姥山区种植茶叶始自唐代,由零星栽培发展为大面积生产。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姥山茶叶生产发展迅速,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茶园,发展茶叶生产。
相传尧时老母种蓝(蓝草,其汁色蓝,榨之以染布帛)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武夷、太姥、雁荡,构成闽越三大名山。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太姥山区东北端福鼎市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太姥山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的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于2010年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闽浙边界的福鼎市境内,北邻温州118公里、南距福州200公里,同三高速及温福铁路穿其脚下而过,交通便利。太姥山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观赏面积92.02平方公里、保护面积200平方公里。
2024-08-01249阅读太姥山,旧称才山。据《太姥山志》记载,轩辕黄帝时,道仙容成子尝栖之,并在此炼丹。今石峰下石井、石鼎、石臼尚存。汉代王烈《蟠桃记》载,尧时有老母种蓝于此,后仙去,因名太母山。据《福建通志》载,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太母山册封为三十六名山之首,改“母”为“姥”,封为西岳之神。
2024-03-20303阅读